
逃避、找藉口、找事做…你也有長期焦慮引起的「心理防衛機制」嗎?
2024-01-14
我需要心理諮商嗎?出現以下 4 個狀況可考慮預約諮商
2024-02-29
我連續憂鬱二週以上,心情不好、工作壓力很大
想找人聊聊又不知道心理諮商適不適合我?
我最近失戀,生活過得渾渾噩噩、走不出來
想要找專業的心理師幫助我,但卻擔心費用高昂?
心理健康如同生理健康一樣需要照顧,而尋求諮商是自我照顧的方式之一,想要試試看心理諮商但不知道該如何申請?或者,擔心費用高昂無法負荷所以總是猶豫嗎?
路晰書整理了全台各縣市政府免費補助的心理資源,讓你一次看懂怎麼申請健保給付的心理諮商!

我需要心理諮商嗎?政府補助的心理資源整理
(一)針對年輕族群與染疫死亡者家屬的計畫
為因應社會發生的不同事件、照顧民眾心理健康,近年來衛福部陸續提出心理諮商相關的補助計畫,如:2023 年「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」上路後,15-45 歲的青壯年每年有 3 次的免費諮商機會,民眾只要身份和條件符合即可向有與政府配合的專業機構預約諮商。
2022 年,因應新冠疫情而規劃的「醫事人員及 COVID-19 染疫死亡者家屬心理健康支持方案」也讓醫事人員和染疫死亡者家屬,有 6 次的免費心理諮商。

(二)各縣市衛生心理衛生中心資源
全台各縣市衛生局皆有「社區個別心理諮商」服務,只要在該縣市生活或設籍就可申請,大部分皆為免費,部分區域需要支付部分負擔,時間是 30-60 分鐘,在地區衛生所、心理衛生中心或配合的醫療院所和機構進行諮商。
此方案需事先報名,且通常有使用次數限制,可能隨每縣市預算不同,或由心理師評估所需要的次數,例如:桃園市補助每年 4 次,新竹市則是每年 6 次;有些縣市需負擔掛號費和部分費用,像是台北市市民,需要支付約 250 元(掛號費 50+諮商費 200 元),依據配合的單位或擁有優惠身份的民眾有不等費用。

全台各縣市健保補助「免費心理諮商」懶人包
各縣市心理衛生中心的健保補助免費次數不一,可先從當地衛生局網頁查詢,也可打電話去確認,多可直接在電話中報名,或填寫線上表單後由專人聯繫。
以新北市民來說,須先打電話到不同行政區的衛生所聯絡,就可以和專人約好時間申請諮商,詳情參考衛福部心理健康司《各縣市社區心理諮商服務一覽》,路晰書將所需費用與申請方式整理在下表,但請以政府官方窗口最新公佈的正確資訊喔!
我想自費諮商,如何挑選合適的心理師?
由於補助或健保給付的諮商資源有限,很可能會遇到額滿、要排隊、不能挑選心理師等狀況。或者,個人額度已用完,但還想要繼續諮商,該如何挑選適合的心理師呢?路晰書建議從以下 4 個方向進行挑選:

(一)合法專業機構及心理師
為確保自身權益,需留意諮商單位和心理師是否合法!
一般來說,諮商單位需是「合格立案」的醫事機構,並由擁有「心理師證照」或「執業登記」的心理師,進行諮商或心理治療。
如果單位名稱並非諮商,但有類似療癒成長、心理諮詢、心靈工作室等字眼,且不具備政府核准字號等證明,他們所提供的服務可能並非心理諮商,必須特別注意!
(二)諮商主題及心理師風格專長
挑選心理師可以先從自身需求出發,先考慮自己想要的諮商形式,例如:一對一的個別諮商、伴侶或家族諮商等。
接著想想自己想要討論的主題,並結合心理師的經歷和專長,如:親密關係、生涯規劃、情緒困擾等等,或是偏好的諮商風格,譬如偏向精神分析、催眠、完形等不同學派,綜合不同面向來決定適合自己的心理師。

(三)合理諮商時間與費用
一個完整的諮商需歷經多次的累積,依據不同的風格模式,一輪個別諮商通常為 4-12 次不等,每次約 1 小時,而單次的費用約為 1500-3000 元以上,若是伴侶或家族諮商,費用可能會更高。
有些機構會提供實習心理師諮商或其他特別方案,價格較為優惠,可先向單位確認價格和所需次數,並衡量自身的預算來做決定。
(四)方便性與持續性
為確保能穩定諮商,達到理想效果,諮商的單位最好挑選離家或工作地較近者,不需要太耗費心力或花費額外時間抵達。另外,有些機構也有提供遠距或線上諮商,可以讓路途遙遠或不方便出門的人們做選擇。

除了心理諮商,如果你的狀況還沒有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或是引發身心不適,也可以透過看書、書寫練習,緩解日常壓力。
路晰書將難懂的心理科學方法,精煉為每天7分鐘、連續14天的日常書寫練習,陪你向內探索,更無負擔的自我成長,詳情請見【心理練習電子書】
延伸閱讀
- 【焦慮自評量表SAS】你容易焦慮嗎?焦慮程度是否過高?從生活常見的焦慮症狀來自我檢測一下吧!
- 【心理諮商有用嗎】心理諮商有用嗎?從《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》了解諮商能夠幫助你的4件事
- 【每週科學化練心服務】路晰書|EMOfree情緒自由計畫|陪你系統性破解情緒內耗,免費體驗14天!
訂閱路晰書電子報
一起往更自在的生活、更喜歡的自己前進!邀請你填寫下方電子報訂閱表格,我們的心理師團隊將不定期發送 自我心理健康照顧、心理科學新知、品牌講座活動 等主題文章至你提供的信箱,陪伴你探索身心、自助成長!